「餐桌上愛講歷史的人也終成為歷史」
我覺得這種連結很神奇,我同哥哥爸爸無血緣關係,我甚至只係在觀塘撞過佢一次,然後我走上向同佢講,先生你係唔係姓范?我係你個仔個妹。然後佢最近過世了。
我阿媽同哥哥個日都好冷靜,至少我在現場的時候,佢地都好「正常」,但我媽今晚同我講,我走左之後,佢睇到好多相片,都係當年我媽幫哥哥爸爸影的,係佢地拍拖既時候影。佢哽咽。我問我媽,你有無唔開心,佢話「唔係唔開心,只係好感觸」。
我阿媽係雙魚座的,但我一直覺得,60年代出世既人係無星座的,佢地都係一樣好硬淨,唔喊,頂硬上。星座係優越的一代先會有的。但我媽頭先哽咽,「好感觸」,然後我代入去諗,前夫死了,原來係咁既一回事。
我覺得深深被感動既係,看似沒有情緒的阿媽,原來把情緒分得好細心、好仔細,原來「感觸」,唔係「唔開心」。反而我好粗疏,成日覺得自己唔開心。但原來情緒係咁既一回事,年老了,就會有體悟。佢令我都好想變老,那是一種幸福來的,能夠老。
我不敢諗我哥哥爸爸的死,因為我好傷心,唔知何來何從的傷心,但就是傷心到,佢親屬都未喊,我就偷偷地喊到仆街了,所以走先,唔敢比佢屋企人見到。哥哥爸爸再生了一個女的,同我同年,也是1995年生,她叫「紫瑩」,而原來「tsz ying」,係我媽同佢前夫一齊諗既名字,本叫「子凝」。
紫瑩和我哥哥都在個日基督教形式的追思會上的小冊子上寫了各一段說話。哥哥爸爸生前沒有信教,臨終之前信奉。紫瑩最後個段係,成長之後每次見到阿爸,都係同佢鬧交。但最後一段記憶,係成日一齊食出前一丁。「餐桌上愛講歷史的人也終成為歷史。」而原來一齊食出前一丁,都會成為歷史。我又喊到仆街。喊到我阿媽叫我唔好拎走份小冊子,但我覺得寶貴至極。
紫瑩本來知道爸爸身體轉差,打算盡快結婚。而人生就係——佢同未婚夫本來係決定在同一日結婚;而佢爸爸等唔到了,卻成了父親追思會的日子。人生係唔係就係咁。
我媽成日講笑,生左一仔一女,都好似浪費了自己的基因,因為個仔似佢阿爸,個女似佢阿爸,無人似佢。我覺得我似媽媽呀,除了堅強、強淨、能屈能伸、對人關愛無微不至、全能全善之外。都似。
哥哥,如果你有日掛住你爸爸,請你望下你自己,因為你跟你父親長得幾乎一模一樣。我不認識哥哥爸爸,但我從哥哥身上見到佢,我也從哥哥身上,想像到佢爸爸係點。
我們都是鏡。都是影子。
Comments
Post a Comment